新聞中心
作為一款高性能的緩存數(shù)據(jù)庫,Redis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。在使用Redis的過程中,對其進行操作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。本文將向大家介紹如何在Linux系統(tǒng)下查看Redis的操作方法,幫助大家更好地進行Redis的管理與維護。

一、安裝Redis
在學習Redis的時候,我們首先要安裝Redis。Redis的安裝過程在不同的Linux系統(tǒng)中略有差異,一般的安裝方法可以使用carlmay大神制作的一鍵安裝腳本:https://github.com/carlmay/redis-install-script。使用該腳本可以避免手動安裝造成的錯誤和難度,同時也可以快速地安裝并配置Redis。
二、配置Redis
安裝Redis之后,我們需要對Redis進行一些配置。Redis的配置文件位于/etc/redis/redis.conf路徑下,打開該文件,我們可以看到Redis的配置參數(shù),可以對其進行修改,以達到更好的適應我們的需求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對Redis進行配置的時候,對于某些參數(shù)的修改可能會對Redis的性能產(chǎn)生影響,因此需要仔細進行考量。
三、啟動Redis
成功配置Redis之后,我們需要啟動Redis服務。啟動Redis服務的命令為:
“`
service redis start
“`
該命令能夠啟動Redis服務并讓其在系統(tǒng)啟動時自動啟動。同時,也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檢查Redis是否已經(jīng)啟動:
“`
ps -ef | grep redis
“`
其中,ps -ef命令可以列出系統(tǒng)中所有的進程信息,通過grep redis可以過濾出Redis的進程信息。
四、連接Redis
啟動Redis之后,我們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連接到Redis:
“`
redis-cli
“`
該命令能夠讓我們進入Redis的終端命令行界面,通過該界面可以進行對Redis的管理和操作。
五、查看Redis狀態(tài)
在連接到Redis之后,我們需要查看Redis的狀態(tài)。Redis的狀態(tài)可以通過以下命令進行查看:
“`
info
“`
該命令將列出Redis的運行狀態(tài),包括CPU使用率、內(nèi)存使用情況、連接情況等信息。
同時,我們也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Redis的數(shù)據(jù)庫數(shù)量:
“`
dbsize
“`
該命令將輸出Redis當前的數(shù)據(jù)庫數(shù)量。
六、Redis操作
在連接到Redis終端之后,我們可以執(zhí)行以下Redis操作:
1. 鍵值查詢
通過以下命令可以查詢Redis中某一鍵值的值:
“`
get keyname
“`
其中keyname為要查詢的鍵名。
2. 鍵值賦值
通過以下命令可以給Redis中某一鍵賦值:
“`
set keyname value
“`
其中keyname為要賦值的鍵名,value為要對該鍵賦的值。
3. 刪除鍵值
通過以下命令可以刪除Redis中某一鍵值:
“`
del keyname
“`
其中keyname為要刪除的鍵名。
4. 列出所有鍵
通過以下命令可以列出Redis中所有的鍵:
“`
keys *
“`
該命令將輸出Redis中所有的鍵。
五、
本文介紹了如何在Linux下查看Redis的操作方法,包括Redis的安裝、配置、啟動、連接、狀態(tài)查看以及Redis的操作。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進行Redis的管理與維護。通過學習本文所述的操作方法,大家可以更加輕松地進行Redis的使用。
相關問題拓展閱讀:
- Linux下安裝配置redis詳細教程,并配置哨兵模式
- linux redis 一般會安裝在哪兒
Linux下安裝配置redis詳細教程,并配置哨兵模式
redis版本為redis-3.2.12,使用工具將安裝包上傳到data目錄。
在data目錄下創(chuàng)建文件或茄夾redis,將redis安裝在此目錄。
之一步:解壓。
第二步:安裝,PREFIX=/data/redis用來設置安裝目錄。
到此,redis已經(jīng)安裝完成,剩下就是配置和啟動服務。
進入redis目錄,
創(chuàng)建配置文件conf、日志logs、數(shù)據(jù)庫dump、進程號pid四個目錄,用來存放對應的文件,這四個目錄也可以存放在其他文件夾,只要棚團租與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一致即可,否則在啟動服務時會報錯。
其中bin目錄就是redis安裝成功后的一些命令文件。
redis服務配置一主二從,哨兵模式。注意:如果在實際開發(fā)中用不到哨兵模式,redis服務配置一主一從即可。
主Redis配置:redis_6379.conf
從Redis配置,redis_6380.conf和redis_6381.conf,與主Redis配置基本上一樣,不一樣的地方在于
端口、數(shù)據(jù)庫、日志、pid文件名稱
,都以6380或6381為標志,
最重要的地方是建立主從關系和同步驗證。
注意:
對只使用redis服務
,只需要在主Redis里面配置requirepass,在從Redis里面配置masterauth,密碼保持一致,密碼盡可能復雜,以免被攻擊破解。
注意:
對只使用redis服務
,如果從Redis也有必要加入訪問驗證,也可以設置requirepass,而且密碼可以與主Redis密碼不同。
將配置文件放置到/data/redis/conf目錄下,然后就可以啟動服務了。
啟動服務要按照主從順序依次啟動。
查看服務啟動情況:
也可以通過查看日志文件來確認服務是否正常啟動。
通過客戶端登錄Redis驗證數(shù)據(jù)同步情況:
主Redis登錄驗證,設置數(shù)據(jù):
從Redis登錄,獲取數(shù)據(jù):從Redis并沒有設置密碼,所以無需驗證就可以操作。
配置哨兵模式:
Redis Sentinel集群通常由3到5個節(jié)點組成,如果個別節(jié)點掛了,集群還可以正常運作。Sentinel負責監(jiān)控Redis集群的 健康 情況。
如果主Redis掛掉,Sentinel集群會通過投票選擇一個新的主Redis。
當原來的主Redis恢復時,它會被當做新的主Redis的從Redis重新加入Redis集群。
設置連接master和slave的密碼,需要注意的是sentinel不能分別為master和slave設置不同的密碼,因此master和slave的密碼必須設置相同。也就是說主Redis和從Redis都必須設置requirepass和masterauth,而且密碼必須相同。
sentinel.conf配置信息:
將該配置文件放置到/data/redis/conf目錄下,啟動sentinel服務:
驗證sentinel是否起作用,可以手工shutdown掉主Redis。
這時從Redis想要訪問主Redis同步數(shù)鏈兆據(jù)就會提示錯誤信息:
sentinel在監(jiān)測到主Redis宕機之后,通過選舉,將一個從Redis選定為新的主Redis。通過查看sentinel日志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選定6380為新的主Redis,同時將另外兩個Redis作為從Redis。
注意:選定6380為主Redis后,所有的配置文件都會被修改,主要是重新建立主從關系。
6379會新增:slaveof 127.0.0.1 6380
6380會刪掉:slaveof 127.0.0.1 6379
6381會修改:slaveof 127.0.0.1 6380
由于6379服務已經(jīng)關掉,所以雖然sentinel將6379作為6380的從服務,但是沒有真正的建立。
重新啟動6379服務,這時sentinel會重建建立一次主從關系:
linux redis 一般會安裝在哪兒
這個主要看解壓的路徑和你自搜尺己安裝的位置了。我是直接把編譯生成的文件,直接復制到usr/redis下的。具體操作如下,你可以自己設灶派置安裝位置。
$ tar xzf redis-2.8.3.tar.gz
$ cd redis-2.8.3
$ make
編譯完成后,在Src目錄下,有四個可執(zhí)行文件redis-server、redis-benchmark、redis-cli和redis.conf。隱漏賀然后拷貝到一個目錄下。
mkdir /usr/redis
cp redis-server /usr/redis
cp redis-benchmark /usr/redis
cp redis-cli /usr/redis
cp redis.conf /usr/redis
cd /usr/redis
redis作為NoSQL數(shù)據(jù)庫的一種應用,響應速度和命中率上還是比較高效的。項目中需要用集中式可橫向擴展的緩存框架,做了一點調(diào)研,即便redis、memcached存在效率上的差異(具體比較參考
),但其實都能滿足目前項目的需求;但是redis還是比較的,支持鏈表和操作,支持正則表達式查找key,目前項目緩存的結果大多是鏈表,如果鏈表新增或者修改數(shù)據(jù)的話,redis就體現(xiàn)出了極大的優(yōu)勢(memcached只能重新加載鏈表,redis可以對鏈表新增或者修改)
1:下載redis
下載地址
推薦下載redis-1.2.6.tar.gz,之前這個版本同事已毀禪余經(jīng)有成功安裝運行的經(jīng)驗,redis-2.0.4.tar.gz 這個版本我安裝后無法操作緩存數(shù)據(jù),具體原因后續(xù)再說
2:安裝redis
下載后解壓 tar zxvf redis-1.2.6.tar.gz 到任意目錄,例如/usr/local/redis-1.2.6
解壓后,進入redis目錄
cd /usr/local/redis-1.2.6
make
拷貝文件
cp redis.conf /etc/ 這個文件時redis啟動的配置文件
cp redis-benchmark redis-cli redis-server /usr/bin/襲孫 #這個倒是很有用,這樣就不用再執(zhí)行時加上./了,而且可以在任何地方執(zhí)行
設置內(nèi)存分配策略(可選纖滾,根據(jù)服務器的實際情況進行設置)
/proc/sys/vm/overcommit_memory
可選值:0、1、2。
0, 表示內(nèi)核將檢查是否有足夠的可用內(nèi)存供應用進程使用;如果有足夠的可用內(nèi)存,內(nèi)存申請允許;否則,內(nèi)存申請失敗,并把錯誤返回給應用進程。
1, 表示內(nèi)核允許分配所有的物理內(nèi)存,而不管當前的內(nèi)存狀態(tài)如何。
2, 表示內(nèi)核允許分配超過所有物理內(nèi)存和交換空間總和的內(nèi)存
值得注意的一點是,redis在dump數(shù)據(jù)的時候,會fork出一個子進程,理論上child進程所占用的內(nèi)存和parent是一樣的,比如parent占用的內(nèi)存為8G,這個時候也要同樣分配8G的內(nèi)存給child,如果內(nèi)存無法負擔,往往會造成redis服務器的down機或者IO負載過高,效率下降。所以這里比較優(yōu)化的內(nèi)存分配策略應該設置為 1(表示內(nèi)核允許分配所有的物理內(nèi)存,而不管當前的內(nèi)存狀態(tài)如何)
開啟redis端口,修改防火墻配置文件
vi /etc/sysconfig/iptables
加入端口配置
-A RH-Firewall-1-INPUT -m state –state NEW -m tcp -p tcp –dportj ACCEPT
重新加載規(guī)則
service iptables restart
3:啟動redis服務
# pwd
/usr/local/redis-1.2.6
# redis-server /etc/redis.conf
查看進程,確認redis已經(jīng)啟動
# ps -ef | grep redis
root:06 pts/:00:00 grep redis
root:23 ?:00:00 redis-server /etc/redis.conf
如果這里啟動redis服務失敗,一般情況下是因為redis.conf文件有問題,建議檢查或找個可用的配置文件進行覆蓋,避免少走彎路,這里建議,修改redis.conf,設置redis進程為后臺守護進程
# By default Redis does not run as a daemon. Use ‘yes’ if you need it.
# Note that Redis will write a pid file in /var/run/redis.pid when daemonized.
daemonize yes
4:測試redis
# redis-cli
redis> set name songbin
OK
redis> get name
“songbin”
5:關閉redis服務
redis-cli shutdown
redis服務關閉后,緩存數(shù)據(jù)會自動dump到硬盤上,硬盤地址為redis.conf中的配置項dbfilename dump.rdb所設定
強制備份數(shù)據(jù)到磁盤,使用如下命令
關于linux查看reids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,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?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,記得收藏關注本站。
香港服務器選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,2H2G首月10元開通。
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(www.cdcxhl.com)互聯(lián)網(wǎng)服務提供商,擁有超過10年的服務器租用、服務器托管、云服務器、虛擬主機、網(wǎng)站系統(tǒng)開發(fā)經(jīng)驗。專業(yè)提供云主機、虛擬主機、域名注冊、VPS主機、云服務器、香港云服務器、免備案服務器等。
分享名稱:輕松學會Linux下查看Redis的操作方法(linux查看reids)
網(wǎng)站URL:http://fisionsoft.com.cn/article/dhdspjs.html


咨詢
建站咨詢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