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
在python中,判斷兩個變量是否相等或一樣,可以使用==或者is來判斷;判斷不一樣可以使用 is not。

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專注于武定企業(yè)網(wǎng)站建設,響應式網(wǎng)站建設,成都做商城網(wǎng)站。武定網(wǎng)站建設公司,為武定等地區(qū)提供建站服務。全流程定制網(wǎng)站制作,專業(yè)設計,全程項目跟蹤,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專業(yè)和態(tài)度為您提供的服務
示例
使用注意事項
1.有時候兩個字符串打印出來看著一樣,但是判斷卻是False?如果兩個字符串末尾有其他符號,比如回車‘\n’,print的時候無法發(fā)現(xiàn)的,所以需要strip:
a=a.strip() b=b.strip() if a==b: print "True"
2.有時候==判斷是 True ,is 判斷卻是 False?
這是因為兩個字符串來自不同的內存塊,內存地址不一樣
id() 函數(shù)用于獲取對象的內存地址。
(ob1 is ob2) 等價于 (id(ob1) == id(ob2)) id函數(shù)可以獲得對象的內存地址,如果兩個對象的內存地址是一樣的,那么這兩個對象肯定是一個對象。和is是等價的.
3.還有一種情況是兩個對象用is判斷是False,用id判斷卻是True。原理比較復雜,如下:
In [1]: def bar(self, x): ...: return self.x + y ...: In [2]: class Foo(object): ...: x = 9 ...: def __init__(self ,x): ...: self.x = x ...: bar = bar ...: In [3]: foo = Foo(5) In [4]: foo.bar is Foo.bar Out[4]: False In [5]: id(foo.bar) == id(Foo.bar) Out[5]: True
真實情況是當執(zhí)行.操作符的時候,實際是生成了一個proxy對象,foo.bar is Foo.bar的時候,兩個對象順序生成,放在棧里相比較,由于地址不同肯定是False,但是id(foo.bar) ==id(Foo.bar)的時候就不同了,首先生成foo.bar,然后計算foo.bar的地址,計算完之后foo.bar的地址之后,就沒有任何對象指向foo.bar了,所以foo.bar對象就會被釋放。然后生成Foo.bar對象,由于foo.bar和Foo.bar所占用的內存大小是一樣的,所以又恰好重用了原先foo.bar的內存地址,所以id(foo.bar) == id(Foo.bar)的結果是True。
本文題目: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Python教程:python中怎么比較兩個字符串是否相同
本文網(wǎng)址:http://fisionsoft.com.cn/article/dhghhjd.html


咨詢
建站咨詢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