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
深入學習Linux:快速掌握模塊開發(fā)技巧

成都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公司從2013年創(chuàng)立,是專業(yè)互聯(lián)網(wǎng)技術服務公司,擁有項目成都網(wǎng)站建設、網(wǎng)站設計網(wǎng)站策劃,項目實施與項目整合能力。我們以讓每一個夢想脫穎而出為使命,1280元西雙版納做網(wǎng)站,已為上家服務,為西雙版納各地企業(yè)和個人服務,聯(lián)系電話:028-86922220
隨著云計算、物聯(lián)網(wǎng)等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,Linux已成為現(xiàn)代計算機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。Linux內核是Linux操作系統(tǒng)的核心,開發(fā)Linux內核模塊是Linux系統(tǒng)開發(fā)人員的重要技能之一。在本篇文章中,我們將深入學習Linux內核模塊開發(fā)技巧,幫助讀者快速掌握這項技能。
一、Linux內核模塊簡介
相對于開發(fā)整個操作系統(tǒng),開發(fā)內核模塊可以更快速地實現(xiàn)需要的功能。內核模塊是一段可裝載的代碼,它可以在系統(tǒng)運行時被直接加載到內核中,與現(xiàn)有內核代碼協(xié)同工作。內核模塊通常可以增強或改進Linux系統(tǒng)的某些方面,例如添加新的驅動程序或文件系統(tǒng)。
內核模塊通?;贚inux內核源代碼進行開發(fā)。Linux內核源代碼是開放源代碼軟件的典型例子,用戶可以自由地訪問、修改和再分發(fā)源代碼。許多公司和組織都有為Linux內核編寫和維護內核代碼的開發(fā)人員。因此,在學習內核模塊開發(fā)技術時務必要掌握Linux內核源代碼的基礎知識。
二、Linux內核模塊開發(fā)過程
Linux內核模塊開發(fā)主要包括編寫內核模塊、編譯并連接內核模塊以及部署內核模塊。
要編寫內核模塊,需要創(chuàng)建一個包含模塊初始化和模塊卸載函數(shù)的C文件。模塊初始化函數(shù)將在模塊被加載到內核時運行,而模塊卸載函數(shù)將在模塊被卸載時運行。接下來,我們需要編寫一些代碼來實現(xiàn)我們需要的內核功能。
一旦內核模塊代碼被編寫完成,我們需要將代碼編譯為可裝載模塊。為了完成此操作,我們需要使用Linux內核源代碼中的特定makefile文件。makefile文件指定了在Linux內核中構建和鏈接內核模塊所需的所有信息。
我們需要使用inod命令將模塊加載到內核中。如果模塊正在運行,并且我們需要將其卸載,則可以使用rmmod命令卸載模塊。
三、深入了解Linux內核模塊開發(fā)技巧
為了更深入地了解Linux內核模塊開發(fā)技巧,我們需要掌握以下幾個關鍵概念:
1.內核符號表
內核符號表是一個映射內核函數(shù)和全局變量名稱到其實際內存地址的表。為了在源代碼中使用內核API函數(shù)和全局變量,在編譯過程中需要鏈接到內核符號表。
2.分配和釋放內存
內核模塊通常需要分配和釋放內存,例如用于緩沖區(qū)、數(shù)據(jù)結構等。在Linux內核中,可以使用kmalloc和kfree函數(shù)來動態(tài)分配和釋放內存。
3.設備文件
Linux設備文件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文件,通常用于向用戶空間公開內核設備驅動程序。設備文件由三部分組成:主設備號、次設備號和文件操作函數(shù)。設備驅動程序的主要責任是實現(xiàn)文件操作函數(shù)。
四、結論
開發(fā)Linux內核模塊需要具備深厚的編程技能和扎實的計算機基礎知識。在掌握Linux內核源代碼的基礎知識之后,掌握Linux內核模塊開發(fā)技巧可以讓開發(fā)人員更快速、高效地實現(xiàn)需要的功能。本文中提到了內核符號表、分配和釋放內存、以及設備文件等關鍵概念,希望能夠幫助讀者快速掌握Linux內核模塊開發(fā)技巧。
成都網(wǎng)站建設公司-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為您提供網(wǎng)站建設、網(wǎng)站制作、網(wǎng)頁設計及定制高端網(wǎng)站建設服務!
如何編譯一個linux下的驅動模塊
linux下編譯運行驅動族答
嵌入式linux下設備驅動的運行和linux x86 pc下運行設備驅動是類似的,由于手頭沒有嵌入式linux設備,先在vmware上的linux上學習驅動開發(fā)。
按照如下方法就可以成功編譯出hello world模塊驅動。
1、首先確定本機linux版本
怎么查看Linux的內核kernel版本?
‘uname’是Linux/unix系統(tǒng)中用來查看系統(tǒng)信息的命令,適用于所有Linux發(fā)行版。配合使用’uname’參數(shù)可以查看當前服務器內核運行的各個狀態(tài)。
#uname -a
Linux whh 3.5.0-19-generic #30-Ubuntu PTue Nov 13 17:49:53 UTC 2023 i686 i686 i686 GNU/Linux
只打印內核版本,以及主要和次要版本:
#uname -r
3.5.0-19-generic
要打印系統(tǒng)的體系架構類型,即的機器是32位還是64位,使用:
#uname -p
i686
/proc/version 文件也包含系統(tǒng)內核信息:
# cat /proc/version
Linux version 3.5.0-19-generic(buildd@aatxe) (gcc version 4.7.2 (Ubuntu/Linaro 4.7.2-2ubuntu1) ) #30-UbuntuP Tue Nov 13 17:49:53 UTC 2023
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機器linux版本是:3.5.0-19-generic
2、下載裂喚機器內核對應linux源碼
到下面網(wǎng)站可以下載各個版本linux源碼
如我的機器3.5.0版本源碼下載地址為:
pub/linux/kernel/v3.x/linux-3.5.tar.bz2
下載完后,找一個路徑解壓,如我解壓到/linux-3.5/
然后很重要的一步是:執(zhí)行命令uname -r,可以看到Ubuntu的版本信息是3.5.0-19-generic
。進入linux源碼目錄,編輯Makefile,將EXTRAVERSION = 修改為EXTRAVERSION= -19-generic。
這些都是要配置源碼的版本號與系統(tǒng)版本號,如果源碼版本號和系統(tǒng)版本號不一致,在加載模塊的時候會出現(xiàn)如下錯誤:inod: error inserting ‘hello.ko’: -1 Invalid module format。
原因很明確:肆穗凱編譯時用的hello.ko的kenerl 不是我的pc的kenerl版本。
執(zhí)行命令cp /boot/config-3.5.0-19-generic ./config,覆蓋原有配置文件。
進入linux源碼目錄,執(zhí)行make menuconfig配置內核,執(zhí)行make編譯內核。
3、寫一個最簡單的linux驅動代碼hello.c
/*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Asimple kernel module: “hello world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*/
#include
#include
MODULE_LICENSE(“zeroboundaryBSD/GPL”);
static int hello_init(void)
{
printk(KERN_INFO”Hello World enter\n”);
return0;
}
static void hello_exit(void)
{
printk(KERN_INFO”Hello World exit\n “);
}
module_init(hello_init);
module_exit(hello_exit);
MODULE_AUTHOR(“zeroboundary”);
MODULE_DESCRIPTION(“A simple HelloWorld Module”);
MODULE_ALIAS(“a simplestmodule”);
4、寫一個Makefile對源碼進行編譯
KERN_DIR = /linux-3.5
all:
make-C $(KERN_DIR) M=`pwd` modules
clean:
make-C $(KERN_DIR) M=`pwd` clean
obj-m += hello.o
5、模塊加載卸載測試
inod hello.ko
rmmod hello.ko
然后dmesg|tail就可以看見結果了
最后,再次編譯驅動程序hello.c得到hello.ko。執(zhí)行inod ./hello.ko,即可正確insert模塊。
使用inod hello.ko 將該Module加入內核中。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用 su 命令切換到root用戶,否則會顯示如下的錯誤:inod: error inserting ‘hello.ko’: -1 Operation not permitted
內核模塊版本信息的命令為modinfo hello.ko
通過lod命令可以查看驅動是否成功加載到內核中
通過inod命令加載剛編譯成功的time.ko模塊后,似乎系統(tǒng)沒有反應,也沒看到打印信息。而事實上,內核模塊的打印信息一般不會打印在終端上。驅動的打印都在內核日志中,我們可以使用dmesg命令查看內核日志信息。dmesg|tail
可能還會遇到這種問題inod: error inserting ‘hello.ko’: -1 Invalid module format
用dmesg|tail查看內核日志詳細錯誤
disagrees about version of symbolmodule_layout,詳細看這里。
在X86上我的辦法是:
make -C/usr/src/linux-headers-3.5.0-19-generic SUBDIRS=$PWD modules
比如你生成 XXX.ko
插入這轎搭個模塊是 sudo inod XXX.ko
刪除是祥寬 sudo rmmod XXX.ko
同時,可以通過 lod 查看系閉宴拿統(tǒng)內核中已有模塊
關于linux 模塊開發(fā)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,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?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,記得收藏關注本站。
香港云服務器機房,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(www.cdcxhl.com)專業(yè)云服務器廠商,回大陸優(yōu)化帶寬,安全/穩(wěn)定/低延遲.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助力企業(yè)出海業(yè)務,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。香港服務器-免備案低延遲-雙向CN2+BGP極速互訪!
網(wǎng)站欄目:深入學習Linux:快速掌握模塊開發(fā)技巧(linux模塊開發(fā))
網(wǎng)頁地址:http://fisionsoft.com.cn/article/dphsopj.html


咨詢
建站咨詢
